兰州易经取名大师谢咏谈:兰州特色传统民俗文化特点介绍 兰州著名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兰州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,谢咏老师也是兰州周易起名最好的大师,下面谢咏老师就来和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兰州传统文化有哪些,兰州特色传统民俗文化特点介绍,通过对一座城市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探索之后,我们更能够发现他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所在,在这座城市里面,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建筑,还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; 春节,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,2024年12月4日,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春节,于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西北重镇而言,更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狂欢。兰州的春节,被非遗项目与古老习俗填满,处处洋溢着醇厚的年味儿,据统计,兰州市现有县区级非遗项目共计198个,其中77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42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5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(兰州太平鼓舞、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、兰州鼓子、苦水高高跷、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)。在77个市级项目名录中,民间美术10项,民间音乐6项,民间舞蹈10项,传统戏剧5项,传统曲艺2项,传统手工技艺19项,民俗15项,民间文学5项,游艺体育与竞技4项,传统医药1项,兰州市的非遗项目基本覆盖了非遗保护的十大类别,4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。 谢咏老师简介★★★ 谢咏老师,男,现居重庆,当代易经传统文化研究者,一生致力于易经和姓名文化的研究运用,是新时代最具实力的八字命理和易经姓名学家,擅长于易经风水布局,黄道吉日挑选,周易人生策划等;尤其是在姓名领域,谢咏老师通过对命理学和姓名学多年的研究运用总结,是真正地把八字精髓“喜用神+姓名学”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,勘称姓名学的精髓和正统,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提升和帮扶作用,有这方面疑惑和需要的朋友们都可以找谢老师来帮助解决; 谢咏老师创作的《谢咏起名案例详解》系列,《四柱喜用神实例详解》系列、《谢咏八字实例详批》系列,以及谢咏老师《易经与运气》《命理与健康》《明星命理探索》系列等大量易经风水和八字命理方面著作,不仅仅给易经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大帮助,更是对发展和弘扬传统易经传统文化起到了完善作用,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网上自行搜索阅读~ 01,兰州的春节文化氛围 春节,这一中华民族最为重要且隆重的传统节日,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人们纷纷回归家乡,与亲人团聚,共同欢度佳节。兰州,作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春节期间的氛围更是别有一番韵味。非遗文化的展示、文创产品的涌现,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息。 02,兰州的太平鼓的表演艺术 在甘肃省会兰州市中山桥畔,太平鼓的鼓声震耳欲聋,这是甘肃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太平鼓是甘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,象征和平与安宁。每一声鼓点都铿锵有力,仿佛在诉说着西北大地的厚重历史与独特文化。每当鼓声响起,人们便寄予了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。这一传统已经历了长达600多年的岁月沉淀。每逢新春佳节临近,兰州周边的太平鼓队便会齐聚一堂,刻苦排练。春节期间,锣鼓喧天,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祈求新的一年里能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 03, 兰州的春节美食 1月28日是除夕,当夜幕降临,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准备丰盛年夜饭的忙碌中,而在此之前,白日的时光则显得格外悠闲。以兰州为例,春节期间,兰州的年夜饭凸显地方特色美食。早晨或中午,人们往往会享用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作为简餐,随后便开始忙碌地贴对联、筹备年夜饭。当然,这期间也少不了水果的点缀。在往昔,没有冰箱的日子里,秋天收获的梨被妥善存放在地窖中,待到冬季,便加入冰糖和红枣熬煮成热乎乎的冬果,既美味又滋养。若想品尝些清淡的,软儿梨便是不错的选择。经过冷冻的梨缓缓解冻,竟成了兰州独有的冰激凌,在过年时食用,既解腻又润肺,别有一番风味。 04, 兰州的非遗装饰艺术 过年时,家中装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这时,各式非遗产品便派上了用场。在兰州,非遗装饰艺术以剪纸和葫芦制品著称。葫芦文化源远流长,当地人过年常会选购几个葫芦来装点家居。除了雕刻精美的刻葫芦,在西北地区,人们常将葫芦剖开制成舀水工具,称之为“马勺”,因此这些脸谱也被誉为“马勺脸谱”。‘’ 05, 兰州的鼓子 兰州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。鼓子唱腔清雅婉转,音域幽广,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流传在兰州的各个县区,活跃在城乡的家庭院落、茶馆酒肆,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,听兰州鼓子,除了心底的震撼,就是悲怆与豪迈。演唱者声腔凄怆,如诉如慕,浓郁的兰州方言唱出了西北的苍凉。2006年5月,兰州鼓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06, 兰州的地理特色 兰州是位于中国版图陆域几何中心的城市,也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。自古以来,“西控河湟,北扼朔方”的兰州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之地。公元前121年,霍去病率军出征河西匈奴。大将军李息奉命率先在黄河边寻觅合适的渡口,建设一座大型军事要塞,以协助西征军队顺利渡河,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道路,得天独厚的古渡和座中连四的位置让兰州成为李息的最佳选择。于是,在汉武帝开拓河西走廊最关键的一年,兰州应运而生,它被命名为“金城”,取“固若金汤,城池永固”之意。 07, 古诗词里的兰州 很多人都说,兰州很有诗意,它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,那些藏在诗歌中的兰州,就是这样逼真贴切,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歌赋。它的名字被镌刻在一首首诗歌中,它的魅力被潜藏在一串串的字句中,随着时间的流逝,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,中国的丝绸、铁器和汉民族高度发展的文化、物质文明,源源不绝地通过这里输往西方;西域的珠玉、葡萄、良马、乐器、乐曲等等也通过这里传到中原。 不同的诗人眼中,有着不同的兰州,或萧瑟肃穆,或雄奇壮美,或热闹安逸,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些诗词,感悟他们当时的心境,追忆古诗里的胜景吧。